致力于在管理体系认证领域提供专业和独立的服务,为顾客增加价值
咨询电话:40006-88881 18019385882

信息中心


服务项目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技术交流
质量管理的由来与发展
阅读:856次 更新时间:2024-07-19

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漫长而深远,其起源可追溯至商品生产之初。早期,质量管理主要依赖于工人的手艺和感官判断,如观察和触摸,来确保产品质量。在中国,质量检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400多年前的青铜器时代。随着时间的推移,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不断进化,从最初的实物产品质量关注,发展到对产品或服务满足规定和潜在需求的全面考量。

在传统质量管理阶段,产品质量依赖于工匠的经验和技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承。例如,在先秦时期的《礼记》中就有关于产品质量检验的记载。到了北宋时期,为了提高兵器质量,设立了专门的军器监机构,制定了详细的质量标准。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质量检验管理阶段开始,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作坊,质量检验成为控制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这一阶段的检验工作主要由专职检验人员完成,他们使用各种检测设备进行严格的产品检验。

到了20世纪,质量管理进入了统计质量管理阶段,数理统计方法被引入,以预防废品产生并提高产品质量。这一阶段,质量控制的职责由专职检验人员转移到了质量控制工程师。

现代质量管理阶段在60年代兴起,这一时期,质量管理的重点转向了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全员参与和质量意识的提升。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最早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质量经理菲根堡姆提出,并在世界各国得到应用和发展。

中国的质量管理自1987年开始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不仅限于工业企业,还逐步扩展到交通运输、邮电、商业等领域。中国还等同采用了ISO9000系列标准,推动了质量管理方法的国际化和标准化。

总的来说,质量管理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升紧密相关。随着新技术的出现,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也在不断进步,进入了现代质量管理工程阶段。在推行质量管理的过程中,鼓励多样化的质量管理模式,以适应不同行业和企业的特点,这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质量管理方法的关键,也为世界质量管理科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